第875章 海阔凭鱼跃(1 / 2)

霸蜀 庄不周 1730 字 1个月前

李丰愣了半晌,这才恍然大悟。

蜀汉在朝堂上互相倾轧的同时,还面临着经济上的争权夺利。

这件事的引子来自于魏家研制的新式织机。织机据说是由李譔设计的,魏霸可能也在其中起过一定的作用。新式织机一面世就显现出了不小的威力,其效率几乎以倍数增加,很快就将旧式织机全部淘汰一空,并因此推动了蜀锦的迅速发展。

现在蜀地织锦的年产量是新式织机出现前的五倍,如果不是受限于原料生丝,估计可以达到十倍以上。产量的大幅增加,必然导致价格的下降,可是这些年蜀绵价格不降反升,就是因为海外市场的开拓。

那些增加的产量基本都被交州来的商人消化了,与此同时,大量的利润也进入了魏霸的腰包。

魏霸为什么财大气粗?都是这么来的。他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聪明才智赚来的。

最近这几年,交州、荆州出现了不少富甲一方的豪强,交州以士家为代表,荆州则更多,武陵有廖家、潘家,五溪蛮部落首领,长沙有桓家,襄阳有习家,都是附着在魏霸身上一起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名声不显,可是实力却增长迅速,让人咋舌。

现在魏霸坐镇江陵,他肯定会想办法利用荆州空闲的土地种桑,一旦解决了原料问题,丝绸行业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如果魏霸再占领了以丝织品扬名天下的兖州、青州一带,钱途更不可限量。

诸葛亮在关中的时候就注意与魏霸争夺财源,他大量收购生丝,在关中开办织坊,并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关中、汉中世家依附。现在,魏霸通过并州之战议功,费了好多心血,把诸葛亮拽回成都,并把姜维挤出了关中,关中的好处大部分由李严接收了。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全部放弃,他把姜维安排到敦煌做太守,看似把姜维贬到了边远地区,实际上是让姜维牢牢的控制关中的外销途径。

丝织品是奢侈品,普通百姓是消费不起的,要想发财,只有外销。关中能够外销的市场主要以西域为主,姜维做了敦煌太守,就卡住了这条丝路的咽喉,可以将大量的财赋集中在自己的手中。

有了钱,他就能办很多事,或是联络草原上的胡人为已所用,或是征伐西域,将西域重新收回。这是诸葛亮之前就想让魏延做的,因为战事拖延,没能完成,现在交到姜维的手上,算是交给了一个最贴心的人。

如果能收复西域,姜维就有足够的战功升迁。他强大了,诸葛亮就有了倚仗,在朝中说话更有底气。

这么一来,对大将军府的威胁就很大。

想通了这一层,李严还能对入主关中兴奋不已吗?胜利只是暂时的,关中就是一个坑啊。难怪魏霸不来,他在荆州、交州多舒服,诸葛亮根本控制不住他,而到了关中就四面受限,想要发展,大不易啊。

统一天下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三路大军都已经在做前期准备。魏霸担任了东路大军的主将,陆逊担任了中路大军的主将,李严自然就是西路大军的主将。可是细细一思量,就会发现李严这一路其实是最弱的,不仅发展空间有限,背后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姜维,身边有一个摸不清底细的吴懿,成都有一个时刻注意他的丞相。比起魏霸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李严觉得自己就像是养在鱼缸里的鱼,就是有再大的雄心壮志,也被坚固的鱼缸限得死死的。

要说李严不着急,那都是谎话。可是最让他着急的还不是面临的局势,而是眼前的儿子李丰。

这智商真让人着急啊。就这本事,以后还怎么和诸葛亮、魏霸斗?就算诸葛亮活不到那时候,魏霸也足以把李丰玩死十几回啊。

一想到这件事,李严就有些后悔。当初因为对诸葛亮的恐惧和对关中的贪婪,他离开了成都,现在关中入手了,却无法真正掌握,而失去的却非常明显:他没有了足够分量的智囊,马谡身为大司农,他不可能跟着李严到关中上任。

诸葛亮,你够狠。李严恨得牙痒痒。

“你来关中之前,魏霸有没有对你说什么?”

李丰得意的笑了:“当然,我得到了他的承诺,赵素等人将会全力支持大将军府。”

李严诧异的看着李丰,有些不太相信。

李丰泰然自若:“父亲,这件事,你就交给我吧。”

李严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

……

五月,魏霸带着一万水师赶到了广陵,随行的不仅有夏侯玄、诸葛直,还有不少由海盗**改编成的水师将士。这些人立功之后,在南郡、襄阳一带安了家,落了籍,有了土地,成了有恒产的正经百姓。有一些人厌倦了刀头舔血的曰子,不愿意再从军,有一些人却怀念杀戮的生活,安顿好了家小,又跟着魏霸杀奔东海。

魏霸的队伍中只有一艘巨舰,其他的楼船都是从豫章船厂缴获的楼船,也是经过改装的,大概有十来艘,气势依然不可小觑。来迎接的孙韶等人看了,不禁暗自叹息。那些楼船都是孙权准备用来对付襄阳水师的,没曾想成了魏霸的战利品,全是白忙。

孙韶已经收到了孙权的命令,知道这次共同出师,广陵郡将成为东路大军的基地。魏霸是主将,他是副将之一,要听魏霸的指挥。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孙韶就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若非意外,吴国没有翻身的可能了。现在的孙权只想保住他的王爵,也只能保住他的王爵,对成都朝廷已然没有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