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抗洪抢险(四)(1 / 2)

宦海龙腾 云无风 2723 字 25天前

第一批抢险的人民解放军战士离开,让水情暂时得到控制的汉宁县人略微松了口气。但他们甚至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一下,更大的考验却又立刻到来。

1998年7月24曰晚,狂风夹着暴雨,无情地打在潇南省汉宁县的大地上。穿境而过的汀江、淞慈河、虎渡河狂躁不安,越涨越高的洪水严重威胁着汉宁这块形如枫叶的土地。

当晚9时许,淞慈河东支宁造垸汉宁纺织厂堤段被洪水残酷地撕开一个20米的口子。30米、50米、100米……缺口瞬即扩大,将1600立方米的洪水倾入垸内,18万亩良田、17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面临严重威胁!汉宁县城全线告急!

“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被困群众!”同样的指令,从京城、星城迅速传到汉宁。潇南省、朗柳市领导迅速率军民组织救援,坐镇汉宁指挥抗洪抢险的朗柳市委副书记、市长萧宸拖着四天未曾合眼的疲惫之躯在第一时间赶到宁造院最前线就近指挥。

周运兰所在的“小天才”幼儿园,正处在缺口处。周运兰和孩子们伴着滔滔浊浪、啸啸河风度过了一个黑沉沉的夜晚。正当她为30多个孩子的这时,洪水越来越急,浪头越来越高。前来抢救周运兰的冲锋舟被掀翻了,沉到了水里;他们又派出另一艘,几经搏斗,冲锋舟又被高高的浪头掀翻、冲走。周运兰只身一人困在一栋建筑物的3楼上。7月25曰的夜晚,对周运兰来说是那样的漫长,那样的恐怖,灾民揪心的呼救声、洪水的咆哮声、倒房的轰隆声回响在她耳旁。她所在的那栋建筑物被洪水冲得摇摇欲坠,她万念俱灰,几乎陷入绝望。

周老师被困,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宁造院前线总指挥、市长萧宸紧急联系朗柳军分区司令员李家金,李司令员急告空军,请求增援,用直升飞机架云梯抢救周运兰,可是,当直升飞机飞临现场时,由于风大雨急,加上周运兰所在的建筑物岌岌可危,飞机无法接近。一个接一个方案都失败了。已经两天两夜没吃喝的周运兰,带着万般惊悸进入了一个更难熬的夜晚。这一夜,她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她那刚满两岁、天真活泼的女儿;想到了还在大堤上抢险的丈夫;想到了幼儿园里那一张张花儿般的笑脸。她面对苍穹,竟喊出“我不能死,孩子们需要我”的生命强音。

也就在这个夜晚,救护指挥部里以市长萧宸为首的地方干部与前来帮助朗柳市汉宁县抗洪抢险的各级指战员们临时召开的“抢救周运兰紧急方案”会商会通宵达旦地召开着。最后,这一艰巨任务落到了具有抗洪抢险丰富经验的穗仙军区某舟桥团身上。

7月27曰,团长李新民挑选出唐学荣、李长志、郑海彬等3名体格健壮、水姓好的人组成“敢死队”。

一场生死线上的搏斗开始了。3名敢死队员带着大量的绳索虎虎生气地登上了1号楼。由郑海彬站在楼上死死抓住绳索的一端,唐学荣、李长志抓住绳索的另一端,跳进急流,很快就漂到了2号楼。可是,当他们由2号楼向3号楼漂去的时候,便被一排排恶浪压在了水下。危急时刻,正好碰到了一棵树,两人抓住树枝,浮出水来,继续与恶浪搏斗。经过几个回合,他们终于爬上了3号楼。就这样,他们一次又一次地遇险,一次又一次地攀缘。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搏斗,终于到达了周运兰所在的7号楼。

亲人来了,解放军来了,救星来了!3天3夜没吃没喝,受尽了惊吓的周运兰咽咽地哭了。军人们也流泪了。

李长志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救生衣,穿在了周运兰的身上。周运兰穿着还带着体温的救生衣,泪淋淋地说:“这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呀!”她硬是不肯接受,但李长志不容分说地背着她,由唐学荣扶持着,沿着两楼之间架起的绳索一步一步地向前艰难的移动。

水急浪高,他沉下去又浮起来,浮起来又沉下去。李长志实在坚持不住了,唐学荣顶了上去。一直把着生死之绳的郑海彬无论牵力如何大,他总是把绳索拉得直直的,手上起了血泡也全然不顾。经过4个多小时的生死搏斗,周运兰终于获救了。看见目标获救,又是一夜未曾合眼的萧宸终于忍不住松了口气,将一直挺得笔直的腰杆微微弯曲了一下,但立刻又再次挺直起来,转头用已经布满血丝的双眼看着汉宁县防总的干部问:“还有哪里最危险,带我去看。”

下午一点,省委副书记王诚昆视察完桃花县大堤之后也来到汉宁县,到25曰下午3时许,临洪当冲的宁纺办公楼和宿舍楼仍有500多群众被困。星城警备区舟桥连官兵一次次试图冲过激流救人,但冲锋舟一驶近目标,便被惊涛掀翻。

如何救出被困群众,在现场指挥的省委副书记王诚昆,经过与在场的市县领导紧急会商后,决定由汉宁港资企业——汉宁拾比佰轮船公司与穗仙军区驻星城舟桥某团共同承担解救这批受困群众的艰巨任务。

宁纺宿舍楼与临洪大堤呈垂直角度分南北两列排列着,最难实施营救的是五、六两栋宿舍楼。营救队决定从距大堤最近的3号楼破窗入楼,再在3号楼的北端山墙和与之并列的6号楼南端山墙之间架起一座铁索桥。

14时20分,营救队员成功进入3号楼,拾比佰轮船公司总经理王政华与员工们抬着钢索来到3号楼北端山墙窗口,舟桥连连长许先念一跃跳下窗台,抓住连接两幢楼房的一根电缆线,泅水爬上6号楼山墙2楼窗户。18时,经过紧张艰巨的施工,两条钢丝绳架起来了。50多名战士搬来竹夹板铺在钢丝绳上。18时50分,纺织女工史福兰带着小孩在战士们的搀扶下,走过摇摇晃晃的铁索桥。6楼的49名被困群众安全达到大堤上。

与6号楼平行的5号楼之间是20多米宽的洪流,两楼之间也没有办法架桥。拾比佰轮船公司总经理王政华一声令下:“赶快寻一艘驳船来!”19时25分,该公司豪华客轮载来了一艘铁驳船。20多名解放军战士一拥而上,将铁驳船抬上大堤,站在3号楼的战士们抛下一根缆绳,拾比佰公司职工李运战、刘连安手拉缆绳,跳上驳船,一个巨大的漩涡将船身倾斜成45度,李运战的头被撞到山墙上。

经过5次反复,他们终于冲过漩涡。李运战、刘连安顺着下水管爬上楼。在铁驳船向5号楼外侧漂去的当口,公司船员祝新安从6号楼二楼纵身跃入急流,将铁驳船推向五六号楼之间相对平缓的洪道。被困群众砸开一扇窗户,接过祝新安抛来的缆绳,固定在5号楼和6号楼的柱子上。

19时45分,3位小孩被运到6号楼,战士们抱着小孩,穿过铁索桥,进入3号楼,然后钻过了3号楼的窗口,走过一段竹木桥,来到大堤。3个,8个,10个……20时38分,铁驳船经过26次往返,将第98位,也是5号楼上的最后一位被困群众救到了6号楼。

营救灾民的同时,抢险工作也在密锣紧鼓地进行。

在抢险现场,朗柳市防指副总指挥萧宸果断地下达命令:“加修书院洲间堤,抢住第二道防线!”2000多名群众顶风冒雨赶到书院洲抢险。然而,只有1000多亩面积的的书院洲小垸很快被洪水灌满,书院洲间堤又被冲开了两个口子,第二道防线失守。

“死保县城,抢修书院洲北间堤!”在听取了萧宸市长的紧急汇报之后,王诚昆同意了萧宸的意见,作出了这样一个决定。但要赶在洪水到来之前修好10公里长的北间堤,单靠汉宁一县难胜此任。这时,朗柳市防指4部电话同时向各县发出了紧急“调兵”令。两个小时之后,相距最近的经市两千多人的救援队伍来了;又1小时后,3000人组成的鼎清区突击队来了;接着,30多辆车载着桃花方面军来了,临黎、安相的支援队也从百里之外赶来了……此时,华共中央、政务院都已经知道了汉宁县宁造院的情况及其危险,就在这一天,华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姜恩国、政务院总理洪定邦先后发来指示,要求潇南省委省政斧及朗柳市委市政斧紧急疏散宁造院及其周边群众,全力抢救被困群众,一切“以人为本”,力争将人员损失降低到最低。

接到总书记和总理的指示,省市县三级又召开临时紧急会议,商议再次加大救人力度,完成中央指示。

在沉沉的夜幕下,在茫茫烟雨中,3000多名解放军官兵乘坐的50多辆军车风驰而至。2万多军民在书院洲万米北间堤上摆开了战朗柳城“兵团”所分的堤段,难度最大。为了保证修堤质量,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清淤,一路挖土。有的民工跪在泥地里用双手不停地往身后扒着淤泥,民工一个个都成了“泥人”。取土的地方越来越远,挑土的人几乎一溜小跑,有的把鞋都跑掉了。

在欢溪镇工地上,铁小妹像男人一样,挖土、上土、扛袋,头发眉毛上都是泥水。有人问她:“水涨在汉宁,你为何这样拼死拼活地干?”她说:“天下农民是一家,汉宁有难,我们应该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