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1 / 2)

悍妃在上 假面的盛宴 2471 字 2个月前

走到停放马车的位置,成国公见四下无人才开口斥道。

“又是怎么了?你别仗着你女儿是我外孙的媳妇就可以骂我啊!”

成国公见承恩侯一脸懵懂样,恨铁不成钢,“陛下刚对晋王另眼相看几分,这边就传出了咱们俩家不给靖国公脸,你觉得陛下会怎么想?!”

承恩侯一脸怀疑,“有你想得这么复杂吗?没事没事,咱家女儿可是贵妃,陛下历来爱重贵妃,无妨的。”

将成国公气了个仰倒跌,“懒得与你说!”

说完,就上自家马车走了。

承恩侯又站了半响,还是想不出走个道就能有什么,随后也上马车走了。

宫门处的机锋当时在一旁围观的人不少,很快便在底下流传开来,熙帝那里也听到了风声,当然也包括萧皇后和许贵妃那里。

萧皇后脸色终于好了一些,许贵妃却是砸了手边的茶盏。

可爹是自己爹,能怎么办?

许贵妃气急败坏的给晋王那边传话,还是解释承恩侯做事不过脑子之类的话,又给弟弟那里传了信,让他最近拘着些亲爹。

晋王却是阴了脸,觉得自己处心积虑好不容易势头好了一点,就来个拖后腿的。

可事情已经发生了,再说什么也晚了,只能静观其变了。

*

出乎大家预料的是,事后熙帝那里并没有什么动静。

也没有表现出来晋王的丝毫不满,或者转头给太子长脸什么的,平静无波得厉害,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

还是每日都招晋王进宫,偶尔去御书房与他说说话,或者让晋王带着全家去陪贵妃,甚至不止一次当着大臣们的面赞晋王学识好、为人能干,封地治理非常有道。

这下可是惊起了一片波澜。

直至有日在淳鸾宫,熙帝突然道贵妃孤单,下令让晋王的几个孩子留在宫里陪陪贵妃。这并不是件什么大事,可结合着最近发生的来看,却让整个皇宫乃至整个朝堂都感觉出一种动静。

那就是,风向变了。

晋王留在京中已经大半个月了,平日里晋王一向谨慎,从来不在京中逗留太久,总会呆上半月左右便会自请回封地,可这次却是没了动静。

朝堂上很是安静,文武大臣那里也很安静,人人都在考虑着一个问题——

晋王这次还会自请回封地吗?

……

“晋王这次会自请回封地?”太子问道。

萧皇后坐在凤座上,难掩眉宇间的烦躁。

“什么时候咱们要把希望都寄予别人身上了?母后您是堂堂的大熙皇后,孤是大熙的太子,居然寄望一个小小的藩王赶紧回封地,不要再给自己添乱?!”

太子这话说得颇为尖锐,至少萧皇后是被他刺到了,她无力的靠在凤座上,满面苍然。不知何时,萧皇后保养得当的脸上竟起了一些细纹,平添了一分老态。终究是年纪大了,又日日劳心劳力,怎么可能不老!

“母后,儿臣不服啊。儿臣哪里不如他,为什么父皇要如此对待儿臣!”

太子本就性情暴躁,此时甚至有些歇斯底里了,他在萧皇后面前不断踱步着,面容扭曲。从天到地,不是所有人能忍受的,刚因那件事高兴了没几日,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是如此让人难以忍受,也难怪太子会如此暴躁了。

萧皇后见此赶忙安抚道:“你先别慌,藩王不允许在京中久留,再过些日子那边没动静,自会有朝臣上奏。”

“忍忍忍,永远都是忍,只能被动挨打,儿臣真是厌烦透了。”

“昭儿,此时正是敏感时期,你可千万得忍住啊。”

太子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可是就是觉得心里憋屈?!

为什么他堂堂一个太子殿下要活得如此窝屈!成日里看父皇脸色也就罢,还得忍一个贱妇生的贱儿子!

“昭儿,这个时候,你要是忍不住,那么这么多年我与你外公那里的心思可就全白费了,还有你自己,你甘心吗?”

甘心吗?不,他不甘心!他还期盼着哪一日能彻彻底底把晋王踩在脚底下……

不用期盼,时间很快就要到了。

还有两年时间……

太子很快便恢复镇定,面上也恢复一贯的威严冷肃,只有那不间断抽搐的脸颊肌肉能透露出他不平静的心态。

“母后,儿臣知道了,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

黄覃是景王的幕僚,在景王府任教授一职。

教授是长史司下从九品的末流官员,无定员,负责教导藩王及其子女。说是如此,其实也都是人面上的干系,一般藩王府的教授均为藩王的私人幕僚,辅佐藩王并为其出谋划策。

黄覃年逾五十有加,前半辈子怀才不遇,说是读书人,却是连个秀才都没有中过。碌碌无为很多年,终至一日明白自己并不擅长制式文章,聪明绝顶是有的,却是擅长诡谋一道,遂找了路子给人当师爷、谋士。

只可惜师爷也是需要有资格的,一个连秀才都不是的人怎么可能有人找这样的人充当自己的师爷。勉强找到几个主家,也都是些末流的小官吏。

黄覃有野心,自是不甘这样碌碌无为,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被景王网罗到景王府来。

彼时,景王刚到景州没多久,虽是心生开悟,却是碍于上辈子的经历,并不通任何俗务。机缘巧合得到黄覃,一开始也并没有多么看重于他,只是报了与他学习一些处理俗务的心思。

不得不说,景王和黄覃学了不少东西。景王虽是不通这些东西,但看人还是有几分把握的,景州一开始很多的政务改变都是在黄覃的提议与教导之下才开展起来。

几年相处下来,景王也明白黄覃是有大智慧之人,自是如获至宝感叹旁人没有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