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头兵纪事_60(2 / 2)

伙头兵纪事 小春贤 2101 字 1个月前

刘嬷嬷双手垂下,低声说道:“想来是知道的,昨夜跟着他一起往太太院的小厮说,小王氏上吊时,二爷就在太太院里呢。”

顾小满抿紧嘴巴不说话,昨晚大人回来时,并没有听他提起,那小王氏要上吊,顾小满不必猜就知道,肯定是为了他们把她送走的缘故,虽说刚来这府里只有一日,但顾小满心里却是有许多

的问题没想明白的,具体要说是啥,顾小满又说不上来,刚进京的新奇劲儿过了,顾小满便发现,这府里处处透着一股叫他不自在的感觉。

刘嬷嬷见顾小满不吭声,说道:“正君,你也不必介怀,她是王家的人,二爷娶谁也不会娶她,她自己拎不清,怨不得你和二爷。”

听了刘嬷嬷这话,顾小满心头一动,他问道:“大人为啥不能娶王家的人,是不是因为大太太?”

刘嬷嬷赶紧摆手,止住顾小满的话头,这满府都知道的事情,大家伙儿谁也没说出来,谁知这正君倒心直口快的,顾小满知道自己说错话说了,连忙住嘴。

刘嬷嬷给他倒了一盏茶,轻声说道:“都是往年的旧事呢,那时二爷不过六七岁,正到了该往太学里去拜师的年龄,依着规矩,世家里只有嫡子方能入太学,遇到没有嫡子的,也有庶子进太

学,那时大太太还未能添下钦五爷,府里适学的爷们也就二爷一个,大太太压着名额不让二爷往太学去,反倒直接将他送到殷县的桐山学馆去读书。”

顾小满知道殷县,他们上京时经过这地方,离京里有一日的路程,刘嬷嬷又说;“二爷年幼,在殷县时疏于照料,得了一场大病,险些就没了,最后还是老太太,逼着大老爷将二爷接回京,

又足足养了一年多,这才将身子养足。”

听到千总大人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顾小满胸口气得一鼓一鼓的,他吃惊的问;“寇老爷就不管啦?”

刘嬷嬷对顾小满说道:“大老爷光顾着跟门人清客人游山玩水,呤诗作对,后宅的事情他是一点也不插手的。”

顾小满气得脸都红了,世间竟有这样当爹的,儿子被送走了也不管?像他爹娘,以前在家里总是偏疼着小弟,但也仅限于摘了一篮野桃子,只是叫小弟先挑,也没说不给他们几个吃呀。

刘嬷嬷叹了一口气,又说;“若是这样,也就罢了,后来钦五爷出生,养了几年也该进学,偏巧那时大老爷说要亲自教习钦五爷,正君只怕不知,大老爷的才学不比太学里的师傅差,大太太

也舍不得叫钦五爷往太学去吃苦,于是那名额也便没动,又过了一两年,王府的来要这名额,原来他那府里已有一位嫡子进了太学,旁的嫡子再要进太学,只能往别的世家来借,大太太便将

名额给了王府,二爷年轻气盛,负气之下直接跟着定北将军往定州去了,这一早就是好些年,过了五六年,才渐渐与府里通信。”

顾小满听了刘嬷嬷的话,心里微微有些发酸,他替千总大人难过,也知道为啥千总大人总不爱提起寇府的人,小时候他还不知受了多少委屈呢,现在大太太又要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他,要是真

让她得逞了,不提千总大人,顾小满都能呕死。

“其实也不光这件事,林林总总还有好些,大太太是皇太后的侄女,老太太都对她礼让几分,她规矩严谨,两个侧君还好,毕竟是男人,等闲不往内院走动,几个姨娘在她手下都是战战兢兢

的过日子,只是咱们二爷是个脾气倔强的,别人不敢驳大太太的话,他敢驳,是以大太太对他十分不喜,后来到了定州,二爷更是不受大太太的掣肘,直到做了千总,大太太跟二爷的关系这

才缓和了一些。”

顾小满听刘嬷嬷说了这大半日,总算知道他跟大太太不对付的原因了,他叹了一口气,心道,看来这官老爷家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也不知千总大人的事情啥时候能办好,办好了他们就早

日回定州去,大营的日子虽然辛苦,但舒心自在,比寇府强多了。

刘嬷嬷陪着顾小满说了一会儿闲话,眼见要到正午,刘嬷嬷望了一眼外面,说道:“二爷怎么还没回来,中宴差不多也要开始了呢。”

这么一提,顾小满也伸着脖子往外看,不大一时,外头有小厮来回话,说是寇镇已回了府,顾小满脸上一喜,跟刘嬷嬷一起迎了出去,他刚出院门,就看到寇镇走过来的身影,寇镇看到他,

说道:“日头这么大,怎么站在外头?”

顾小满笑了一下,他走上前,见寇镇额上都是汗珠,手里还拿着马鞭,身后的小厮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里头全部是一串串饱满透亮的葡萄,顾小满接过他手里马鞭,问道:“大人,你往哪儿

去了?”

寇镇笑了一下,没有答他的话,今日出府,他陪着太子往京郊去跑马,别的没得,倒是摘了不少葡萄回来,寇镇扭头对小厮说;“把葡萄洗净,往老太太,老爷和大太太院里都送一些去。”

趁着人没注意,顾小满挨近寇镇,悄悄对他说;“大人,咱们别送给大太太!”

他犹自还在为大太太对千总大做的事情感到不平,那寇镇却不禁笑了出来,在他耳边回道:“放心,留给你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