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君臣论吏治(二)(2 / 2)

“陛下,微臣以为现行之州郡制亦有大幅改进之余地。”

得,再不赶紧将太宗的注意力引开,自家小命虽不致于有忧,可小鞋恐怕是要穿上好长一段时间了的,一念及此,赵文振赶忙便是一躬身,紧着又进言了一句道。

“讲。”

太宗心下里其实也不是不知道李承乾很是不成器,只是二十多年的父子情又岂是说割舍就能割舍了去的,再说了。太宗此时并未下定一举拿掉李承乾之决心,在已起了考察继位人选之心思的同时,又想着再给李承乾一些机会,就是想看看李承乾在受到强烈刺激的情况下,能否触底反弹,正是出自此等考虑,太宗最终还是没打算跟赵文振继续就废立太子一事深谈将下去。

“陛下明鉴,不算青海大都护府,我大唐目下实有二百八十六州,其上虽设有道。然,总管并不常在,换而言之,各州其实还是由朝廷统一管辖,这等设置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朝廷掌总一切,其实不然,无他,纵使陛下为千古一帝,英明过人,又有三省六部为辅,也自难以兼顾周全,此非陛下不勤政,实是人力有穷时也,是故,方才会有曹方之流盘踞一州之恶事发生。此非个例,若认真查了去,下头州县违法乱纪之事其实比比皆是,何也,制度不全之故尔。”

太子废立的话题实在是太敏感了些。于赵文振而论,其实就是在走钢丝,一不留神就会跌下悬崖,故而,他对太宗的避而不谈自是无任欢迎得很。话匣子一打开,便即将现行州县制的最大弊端道了出来。

“嗯,那依爱卿看来,当得如何调整为宜呢?”

赵文振这还算是嘴下留德了的,实际情况远比赵文振所说的要严重得多,不说旁的,自打太宗登基以来,下头州县举旗反叛的就已多达二十余起,似曹方这等将一州经营成自家地盘的状况也真不是个例,太宗对这么个状况其实也早有所察,故而方才会在州上设道,又以宗室王爷或是亲信重将为总管,想的便是要对这等各州各自为政的状况加以遏制,只可惜效果实在不咋地,而今一听赵文振似乎有妙策能解决这等大麻烦,太宗的兴趣还真就被钓起来了。

“回陛下的话,窃以为当得降州为府,而后再在府上设省,一省辖十数府不等,府之架构与今可略同。而省之机构当得以制衡为要,具体来说便是省之一级当得设五大机构,其一曰巡抚衙门,总掌一省;其二曰布政使衙门,掌一省之民政;其三曰按察使衙门,主管一省之刑名,其四曰指挥使衙门,主管一省之军务,不得涉及民政,亦不得涉及粮秣辎重之储运调;其五曰监察御史衙门。监督一省官吏之言行,五大衙门皆有直奏之权力,如此,巡抚衙门虽有一省之治权,却不能擅专,而军、政亦可就此顺遂分离焉。”

“以上所述为我大唐现有区域之管理,若再对外开疆拓土,当可按青海大都护府之设置,先以我汉家传承规化,待得民心尽附之后,再行设省管理,另,鉴于地方守备军之训练水准有限,战力往往不高,朝廷可设置主战军团若干,由帝王直辖,确保一旦各处有事,能做到迅速反应,再有便是镇边大将以及主战军团之主将皆不可久任,最多连着两任,便须得调往别处,以免出现不应有之动荡。”

吏治乃是篇大文章,真要详细论述了去,非万言难以说得清楚,于这等君臣奏对之际,赵文振也只能是捡要点而谈了的,即便如此,也自令太宗不免听得个头晕目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