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2章:宋濂的厉害(1 / 2)

天下王者 一景之月 1212 字 1个月前

吴王行宫的一间布置典雅的书房里,朱元璋正坐在龙椅上,诵读宋濂昨夜奉命写就的《奉天讨元檄文》,这道檄文,朱元璋原意是让刘伯温写的,好在明日练兵场上诵读一番,鼓舞鼓舞士气,但刘伯温却推荐了宋濂。

对于宋濂,朱元璋没多少感觉,除了写了一首好文章之外,并无多大用处,与刘伯温相比,他少了出谋划策的本事,与李善长比,他少了安定后方的协调能力,对于这样的一个纯粹的读书人,朱元璋说不上厌恶,但也绝说不上喜欢,因此对于他的安排,也不过顺应众人的要求,让他做了江南儒学提举,传授世子朱标读书,修起居注。仅此而已,这一次刘伯温、李善长极力推荐宋濂来写这讨伐檄文,朱元璋多少有些不放心,万一起不到提高士气的效果,那北伐之事,势必士气低了一等,因此,对这北伐檄文一事,他是极为重视。

刚才散朝代后,他刚返回书房,就听属下来报说宋濂在门外送上讨伐檄文。听了禀报,朱元璋吃了一惊,他实在没想到,宋濂会写得这么快,心中更加担心这篇檄文的质量,这才让人拿来看看。

灯光下,两个太监已经小心的铺好了檄文,用细小的砚台的小心的压制四个边角。

朱元璋喝了一口茶水,来到龙案前坐下,眯着双眼开始诵读这篇檄文。

驰檄齐、鲁、河、洛、燕、蓟、秦、晋间,其文道: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鸠兄,至于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仪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

及其后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抱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乃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好!好,写得好,写得好!“诵读到此处,朱元璋忍不住大声叫起来好来,这短短几句话,每一个字都是他最想说的话,他实在没想到宋濂这么一个老好人,写的檄文竟如此有杀气,这几句好,不但是说宋濂的檄文写得好,更多是赞扬宋濂以一介文人,能写出这样的杀气腾腾的檄文来。

到了这会儿,他才记得刘伯温好像对他说过,说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骆宾王的人,写了一篇《为徐敬业讨武瞾叫檄》其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二句,激发唐朝旧臣对故君的怀念,引起一场打大战,而身为女帝的武则天读到了这两句,矍然为之动容,问:“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最初的时候,朱元璋总也不相信,一篇檄文会有如此大的威力,直到攻打张士诚的时候弄了一篇讨伐檄文,才看到了这些饱学之士笔中的厉害,但很显然,宋濂这一篇比起讨伐张士诚的更有杀伤力,更能激起将士们的赶出鞑子的信心。

稍作停顿后,朱元璋吸了口气,神情无比肃然的诵了下去:“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