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天魔舞(1 / 2)

天下王者 一景之月 1240 字 1个月前

对于天魔舞,史元顺帝【怠于政事,荒于游宴】,尤其喜欢让十六宫女戴上象牙佛冠、全身披上缨络、穿着大红销金长短裙等衣饰,打扮成“佛菩萨相”随着奏乐跳起【十六天魔舞】。.这种舞蹈只有内宫及臣属之中受“秘密戒者”才能参与观赏,上行下效,【十六天魔舞】开始流行于民间,例如在“浙西”、“浙东”地区亦可看到,甚至传及西北的边陲。

当时的【宣政院使】西僧哈麻为了讨元顺帝欢喜,引进西番僧以秘密法双身修法媚帝,为此哈麻之妹婿集贤学士秃鲁贴水儿得宠于帝,而朝廷却成了君臣**百出之所,君臣男女整天沉溺于斯,元顺帝长期不理政事。

为了修习这种喇嘛秘密双身修法,元顺帝自己犹闲不够,还要与众人同乐。元顺帝时常与母舅老的沙及兄弟巴郎太子等十人男女裸居一室,君臣共盖一被。为此而【广取女妇,唯yin乐是戏。】

当元顺帝与众人“行大喜乐”的时候,头戴上嵌有金佛字的帽、手持念珠,同时有上百名穿上缨络等“菩萨”装的美女吹奏着乐器、唱着金字经、跳着雁儿舞及十六天魔舞,何等逍遥。元顺帝还【令诸嫔妃百余人,皆受大喜乐“佛”戒】,使王室成为名符其实的【春宫】。《元史•哈麻传》里如是记云:

【又选采女为十六天魔舞。八郎哥,帝诸弟,与其所谓倚纳者,皆在帝前,相与男女luo处,号hu室曰皆即无,华言事事无碍也。君臣宣yin,而群僧出入禁中,无所禁心,丑声移行,著闻于外,虽市井之人,亦恶闻之。】

而在浓郁的藏密喇嘛教大喜乐的氛围熏陶下成长起来的顺帝太子,当然也迷恋藏密喇嘛的双身修法。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元顺帝居然担心其子不晓秘密法,对他说“秘密可以益寿”,并令秃鲁贴木儿教之。未几,太子亦悦此道。寝假而传遍内廷,而传之宫外,蔚为时尚。真是朝野内外、廷内宫外无不充斥着这股邪气淫风。

十六天魔舞本身来源于西域流行的“菩萨”拒绝“天魔”色相引诱的传说,其前奏曲则是欢喜佛和秘密法,而演出又是在秘密的环境里进行的,据史籍记,“未受戒者,不得而预”——所谓“受戒”,即受密宗的秘密法和大喜乐法之戒——自然不可能留下太多的现场记。顺帝修习的演揲儿法、秘密法、双修法等,都是房中术。他还令诸嫔妃百余人皆受大喜乐佛戒。凡此种种,都使得这种乐舞被蒙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难免使人想入非非,认为这种乐舞一味荒淫。其实元顺帝如此行事,不单单是因为他迷恋女色,还在于他是“秘密法”的热心信奉者,相信这种秘密佛法可以使他延年益寿。

元顺帝享国三十多年,几乎没有什么建树,史籍中记录最多的,除了权力之争和朝政**之外,便是他沉溺于十六天魔舞这类负面记。他对十六天魔舞如此沉醉,以至于后人总是将这一乐舞节目与元的亡国紧紧联系起来,视为亡国之音,一如陈后主之于《玉树后庭花》、唐玄宗之于《霓裳羽衣舞》,所谓“海内苍生困乱离,宫中舞女斗腰肢”。

具体到十六天魔舞,是由西番僧所献,具有佛教密宗色彩的女子队舞。天魔舞服饰道具极为华美,表演时由十六名宫女扮成菩萨的模样。她们的头发梳成多条发辫,戴象牙佛冠,身披璎珞,穿着大红绡金长短裙、金杂袄、云肩、合袖天衣、绶带鞋袜等,充满佛教气息而又绮艳无比。领舞者手执铃杵奏乐,其他人则手执加巴剌般之器(盛水器具,也有人说是头盖骨)。又有宫女十一人执龙笛、头管、小鼓、筝、琵琶、笙、胡琴、响板等,组成伴奏乐队。舞蹈时八人一组,分作两行,技巧比较复杂,同时歌唱《金字经》《雁儿》等河西天魔供奉曲。舞蹈进入**,其动作急转盘旋,有凌空欲飞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