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8章:收复大都(2 / 2)

天下王者 一景之月 1643 字 1个月前

城门内一个暗道里,一直队伍待郭英的人马彻底消失了才迅速窜了出来,他们动作极快,没有半分的拖泥带水,一直出了那道曾经让无数蒙古人骄傲,记录他们辉煌的健德门。

被队伍护卫在是首位元惠帝这个时候才微微松了一开口,回头望了一眼远处,远处的皇城大火弥漫,那个曾经让他住了三十五年的地方,正被一片大火吞没,一股莫名的感伤,从心底而起,一双红肿的双眼,被夜风一吹,很不争气的老泪纵横。

他知道这是他最后望一眼这个地方,自从得知徐达、常遇春三十万大军死守大都十一道城门,他就知道,这一次是难以过去了,但他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太子,可最终的结果,两次突围行动,最终失败而回,这一切他心知肚明,却不想承认,昔日纵横天下的蒙古人,今日却要如丧家之犬逃亡大漠,这不禁是他没想到,就算是那些将士也不敢相信,这些话儿,不是他不想告诉他们,而是他没有脸面去说。

虽说就在刚才他还豪言壮志的说一定能重新夺回大都,但心知肚明的他,这些话儿不过是安慰安慰那些军心涣散的将士而已,真正能信几分,他自己都没有半分的把握。

正感叹,一个小将急急忙忙的冲了过去,护卫在元惠帝四周的侍卫,心有一惊,纷纷拔出了腰刀,见那小将一身蒙古衣着打扮,又是蒙古人模样,登时放心不少。

“陛下,天快亮了,陛下还是快些走才是,不然天色一亮,被南蛮子发现,可就走不了?“那小将是这一次护卫的头领,耳听四处发出厮杀声,这位昔日蒙古骑兵,如今就差没吓破胆子,只想着早已逃离这里,见元惠帝耐着不走,生怕这位主临时变了卦,大着胆子前来。

元惠帝一叹,最后回头望了一眼大都:“走吧!“

最后一个走出城门的是爱猷识理答腊,他同样回头望了一眼遥远已经升上半空的火焰,咬了咬牙,眯着双眼道:“这里,我爱猷识理答腊一定还会回来的!“咬了咬,再一次回头望了一眼大都,用力拍了一记马屁股,对左右喝道:”走!“

^^^^^^^^^^^^^^^^^^^^^^^^^

这里说明一下,从元惠帝踏出大都的那一刻,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就彻底丧失了,也就是说元朝,再也不是称做大元,而是北元。明朝虽承认其独立性,但否认其为元朝的继承者。明人认为明兴代元,元运已终,明朝才是中国的正统王朝。因此,明初人称北元大汗为“元君”,称其国为“残元”、“故元”,后来称之为鞑靼或北虏。直到1402年鬼力赤杀死叛臣也速迭儿,称卓里克图汗,北元正式灭亡。北元共历七帝,历时35年。特别注明:北元仅指大蒙古国的一个阶段,因为自从北元后主脱古斯帖木儿败亡后,蒙语文献中便不再使用“大元”国号。

当年,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夺皇位,失败后郁郁死去(疑似被忽必烈毒杀)。忽必烈的所做所为无疑引起了阿里不哥子孙与和林方面保守贵族的仇恨。在他们看来,元大都方面无疑是他们不共戴天的仇敌。有元一代,尽管忽必烈及其子孙在祖宗根本之地设立行省,实行宗王出镇制度,但这块龙飞之地却从未平静过。阿里不哥一系为首的反元斗争持续不断,这就是阿里不哥一派地方势力与元朝中央势不两立的明证。在这种心态驱使下,一旦元朝衰落,对蒙古草原的控制减弱,他们就会奋起反元。1388年,机会来了:北元皇帝、大汗脱古斯帖木儿被叛臣也速迭儿弑杀。关于这位弑汗自立的也速迭儿,《华夷译语》中所载降明的蒙古知院捏怯来的奏报称是阿里不哥的子孙!!!

在脱古斯帖木儿败亡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部帅纷擎”,战乱频仍,与外界的联系基本中断。当时的明朝在捕鱼儿海战役胜利后,重点亦转向了对内部事务的处理。1399年明太祖去世,朱棣与建文帝同室操戈,是为“靖难之役”。这段时间《明实录》基本上没有关于蒙古的记载。直到朱棣“靖难“成功,当上了皇帝,才又重新开始了对北部边防的经略,致书蒙古大汗,要求“遣使往来通好,同为一家”,而此时已是1403年了。这时的蒙古大汗恰恰是鬼力赤(即卓里克图汗)当明朝方面获悉蒙古已去大元国号后,遂有(明史)的。”鬼力赤篡立,称可汗。去国号,遂称鞑靼”的误载。事实上,“去国号”的不是鬼力赤,而是也速迭儿。

在以后的明代蒙古历史上,大元国号仍出现,也先汗、达延汗时期即如此。但是,他们恢复大元国号的举动给明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震动,这恰好反映出明代蒙古在大多数时期已取消了大元国号这一事实。

大元国号的废弃一定意义上意味着蒙古政权放弃了争夺中原的目标,转为立足于蒙古本身。“北元”(1368-1388)仅代表一个时期的结束,其后进入《明史》所说的鞑靼时期(为明人所称,蒙方一直以蒙古自称)。但是从成吉思汗开始的“大蒙古国”政权仍然继续,直至1635年察哈尔部为满洲的后金-清所灭亡。故大蒙古国(1206年-1635年)依照中国名称的划分,可划为蒙古(1206年-1271年)-元朝(1271年-1368年)-北元(1368年-1388年)-鞑靼(1388年-1635年)。现一般指元朝,为(1206-13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