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节(2 / 2)

宫檐 阿琐 2609 字 8天前

“这我知道,东莪告诉我了,如今那孩子常常去陪伴她。”玉儿道。

“额娘……”福临走来,垂首道,“我想等她过了孝期,把她接进宫。”

玉儿道:“可以啊,不过要先等她为亡夫守孝期满,不然萧家面子上抹不开,对她的名声也不好。”

福临简直喜出望外,睁大了眼睛看着母亲:“额娘,是真的吗,您答应了?额娘,您听明白了,是董鄂葭音,是那个董鄂……”

玉儿哭笑不得:“憋了这么久才来告诉我,你心里都该怨我了吧?”

福临忙道:“没有的事,额娘,儿子怎么会怨您呢。”

玉儿说:“额娘早就知道了,就等你自己开口,这样的事,于情于理都不大合适,我怎么好主动来问你呢?好在你总算来说了,真怕你一直不说,将来有了什么事,反而成了我们母子的嫌隙。”

福临跪下道:“额娘,儿臣错了。”

现在他高兴,怎么都不觉得委屈,可玉儿不认为,皇帝该为了一个女人屈膝,她肃然道:“皇上,起来。莫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你更是天下之主。”

福临尴尬地起身,生怕自己做错什么,说错什么,惹母亲对葭音反感。

但额娘立刻就抛给他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董鄂葭音她,知道皇上的情意吗,她对你有意思吗?或者说,她认识你吗?”

福临愣住,可不是吗,一直以来,都是他一厢情愿。

玉儿道:“福临,你要想清楚,纵然坤宁宫里换了主子,后宫依然是后宫。虽然历经坎坷,但她原本可以安宁地度过此生,你若将她接进来,势必要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她的人生也注定不会再清净安宁。”

福临神情凝重地看着母亲,他果然就没想过这些问题,如今一心一意就琢磨着,怎么把心上人带到身边。

玉儿道:“皇上固然能守护她,额娘也能为你保护她,但你心里要有准备,她的身份她的来历,所有的一切,都会成为她痛苦的来源,包括你的爱。”

“额娘?”

“好好想一想,皇上的所作所为,到底是能给她幸福,还是将她拖入万劫不复之地。”玉儿说,“皇上别嫌话难听,事实便是如此,不是额娘狠心。”

福临好歹不是糊涂人,明白母亲并非刻意刁难,她答应的那么爽快,而剩下的问题,的的确确,都在他自己身上。

“额娘,儿臣知道。”福临躬身道,“儿子会谨慎处理这件事。”

第501章 宫闱欺凌

皇帝预备如何谨慎对待,玉儿已经不抱期待,他自以为是地把人送去东莪家中,就已经让玉儿失望。

好在本以为他会死撑到底,到最后来“知会”自己一声,不论如何,到底是来坦白了。

“不论董鄂氏如何在你心尖上占着,也就是一个女人。”玉儿道,“皇上,一切以国事为重,你的文武大臣都很精明,只怕此刻已经猜到了皇上下一步要做什么。”

福临有些不服气,但忍住了。

玉儿说:“虽然是一件无碍朝政的小事,但他们可以编出无数的故事流传出去,对你的名声,对董鄂氏的名声都不好。你不是早就悟出来了,皇额娘说的‘体面’,并不是荣华富贵那么肤浅。”

“儿臣谨记。”福临应道,“额娘,我把她放在东莪姐姐身边,是为了防止京中那些纨绔子弟贪慕她的美色,做出一些伤人的不雅之事。儿子并没打算,从此常来常往于郡主府,那一日之后,再没有去过郡主府。”

玉儿道:“自古忠言逆耳,皇上切不可还没成为汉武帝那样伟大的君王,就先去找你的卫子夫。额娘既然答应你将董鄂氏接入宫中,又怎么会非要阻挠你把她留在哪里,只是希望在董鄂氏进宫之前,越少是非越好。”

福临怔然,看着母亲道:“那一天,东莪姐姐说了和您一样的话。”

玉儿蹙眉:“什么话?”

福临不以为然地笑道:“汉武帝和卫子夫的话。”

玉儿心中一紧:“东莪知道你对董鄂氏的情意吗?”

福临摇头:“儿子并没有向她表明,就连把董鄂氏送去,也只是借口鄂硕对十四叔的忠心。”

玉儿轻叹:“我让你不要与东莪交心,是对是错,皇上自己好好掂量。”

福临抿着唇,他明白母亲的意思,就连孟古青都曾经警告她,当心东莪将来拿刀捅他。

可她们都没看见东莪的眼泪,她那样虔诚而无助地哀求自己,恳求皇帝为多尔衮平反。

试想一下,东莪若背叛他,做出大逆不道的事,岂不是坐实了多尔衮的恶名,谁再来为他们一家子昭雪正名?

“皇上,我说错了吗?”玉儿问。

“不,儿臣正在思考。”福临敷衍过去,他觉得,既然和额娘说不通,那就别说了,反正人都送过去了。

玉儿无奈,只道:“皇上,一切以国事为重。”

偏偏,这是福临最不爱听的话。

内心像是有一股火,他分明拼了命地勤劳地处理着国事,可母亲还是会耳提面命地要他以国事为重,稍有一点点的私心和念头,就成了他不勤于朝政的把柄。

离开慈宁宫时,吴良辅见皇帝没好气,心想难道是董鄂氏的事被驳回,但后来就听皇帝冲他发脾气说:“国事国事,朕哪一天不是泡在奏折堆里,哪一天不是见不完的大臣说不完的话,她在慈宁宫里看不见,就以为朕成天只想着风花雪月吗?”

这是少年人的脾气,吴良辅摸得透,但太后似乎摸不透。

可太后也委屈啊,她把皇帝当儿子,皇帝嫌她不尊重自己是个君王,她把儿子当皇帝,皇帝又不嫌她不在乎自己这个骨肉。

也就因为那是亲娘,皇帝才能这样肆无忌惮地发脾气,皇上敢对大臣们大呼小叫吗?他不是不敢,他是知道对着大臣,有些话说出口就是泼出去的水,再没有挽回的余地,可是母亲跟前,怎么都好说。

福临发了会儿脾气,才告诉吴良辅,太后答应了接董鄂氏进宫的事,待她满一年孝期后,立刻进宫。